半岛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魏晋门阀真的权势滔天?
栏目:半岛体育 发布时间:2023-03-19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说到底还是臣子,权势熏天的意思,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善终啊。   第一,从时间轴上来看,一般我们都认为,曹魏时期的门阀处于成长期,东晋时代的门阀贵族是鼎盛,南朝的门阀是下坡路。   第二,皇权和门阀是双螺旋结构,虽然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东晋时代正是因为皇权的号召力和门阀地方的实力两个因素,才能够作为稳定政权持续上百年。   第三,各个家族之间也是不一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说到底还是臣子,权势熏天的意思,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可以善终啊。

  第一,从时间轴上来看,一般我们都认为,曹魏时期的门阀处于成长期,东晋时代的门阀贵族是鼎盛,南朝的门阀是下坡路。

  第二,皇权和门阀是双螺旋结构,虽然有此消彼长的关系,但东晋时代正是因为皇权的号召力和门阀地方的实力两个因素,才能够作为稳定政权持续上百年。

  第三,各个家族之间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家族内,各房的发展情况也不一样。门阀只是给这些人一个准入仕途的门槛,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生存下来并站上巅峰的,但你不可否认,玩这场游戏的人,几乎都是门阀贵族。——这才是魏晋南北朝门阀牛逼的地方。

  第四,怎么看权势熏天,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拿正式翻一下,每朝每代记录下来的有名有姓的,几乎都出自门阀,家里有人被赐死没关系,下一代照样当官甚至做的更高,为什么?因为王朝看重的就是我的这个姓氏。

  权势滔天显然没有理解门阀政治的精髓,门阀政治的精髓在于平衡,士族与皇权,士族与士族,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一家门阀独大,会受到其他势力的联合,从而被削弱,再次回到平衡状态。

  门阀政治之所以可以维系下去,在东晋历经100多年不倒,精髓恰好在于平衡,不在于权势滔天,如果哪家权势滔天,反倒会破坏这种平衡,结果是毁灭门阀政治,从司马氏换成某一个门阀的姓氏,江山易姓,改朝半岛体育换代。

  现有回答基本都在解释门阀士族势力多么强大,恰好无法解释题主的疑惑,为什么门阀势力看似强大,却又各方面受到制约,因为根源不在于此。

  例如王敦第一次叛乱,得到了其他士族的普遍支持,面对皇帝司马睿的打击,士族联合起来对抗皇权。但是王敦第二次叛乱,想要替代司马氏,自立为帝,其他士族就联合起来反对王敦了,王敦叛乱最终以失败告终。

  桓玄之乱也是如此,桓玄收拾司马道子父子,进驻建康,受到了门阀士族的普遍支持,但桓玄进一步的野心,改朝换代,拥立楚政权,就受到了其他门阀的反对,史书正义与邪恶云云,无非是利益分赃不均而已。

  从最初的琅琊王氏,到颍川庾氏,到谯国桓氏,最后到太原王氏,门阀本身会随着外戚势力的变化、门阀家族的衰落而变化,门阀控制权柄是一种整体的控制,不是一家独大,一家权势滔天的结果,反倒会破坏门阀政治,发生改朝换代,重回皇权政治的轨道。门阀本身是平衡的产物,平衡是极不容易维持的状态,稍有变化就会发生政治桌面上的洗牌,不容易保持长久的稳定。理解门阀与皇权共治,应当将士族门阀作为一个整体去理解,而不是从某一家士族门阀的角度理解。

  门阀士族本身不像皇权一样,身份的世袭传承具有法律保障,一定程度上还是要受制于竞争法则,存在优胜劣汰。据田余庆先生考证,东晋的当权士族,除了谯国桓氏,没有出自于东汉世家大族的,有东汉世族大家渊源的,也只有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但也只是渊源而已,关系已经较远。

  伴随着外戚身份变化、门阀宗族的兴衰更替,当权的门阀本身也在轮流变化,就像从秦氏江山到了刘氏江山,各个门阀轮流坐庄,这跟富不过三代的道理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无非是那个时代阶层固化更加严重而已。

  平衡是门阀政治赖以存在的先天土壤,权势滔天显然曲解了门阀政治的精髓,不符合门阀政治的政治结构,反倒会毁灭门阀政治,发生改朝换代,重回皇权政治的轨道。

  然而并没有大多数二手公众号想象的那么权势熏天。真正压过皇权的也只有东晋一朝。

  汉末两大家族之一的弘农杨氏杨彪的反抗力度还不如董承,被牢狱拷问之后还得把嫡子杨修送给曹操玩弄,末了嫡子被宰了还来个老牛舐犊。

  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团结一致而且有着共同利益的阶级,这只是一个个分散的家族,史书之中士族之间狗咬狗极为常见。

  也没有封死上升渠道,寒门可以通过姻亲,官位,功勋而逆转家格。如陈郡谢氏,西晋之时尚且名声不显,东晋就成了四大家族。

  世族门阀也并非全然代表了倒退和反动的势力,史书之中优秀的精英有很多都是出身士族。

  皇权对于世族门阀通常是采取压制政策不是因为士族是什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幕后BOSS,北魏国史案,侯景之乱,黄巢之乱早已说明世族门阀在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并不具备比理论上更强大的反抗力。只是因为对官位世袭和权力分享的天然反感而已。

  士族乃至门阀的最大优势在于掌握了对经义的解释权,也就是相当于公出题人和考生都是同样一批人。所以只要在教育上不是白痴,永远都是世族子弟最为出类拔萃,才会形成类似官位世袭的现象。

  我再补充一下。题主包括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两点,一是将门阀跟皇室下意识分割开来,二是将团体当做个人。

  在古代再怎么权势滔天也得要讲究个名正言顺。这个名正言顺与帝王心术是相通的,各势力并不是像我们一样有上帝视角,他们只能通过不发达的信息传播手段推测各阵营行为的意义,加上内部也有矛盾,所以掀杆而起不是那么容易的!

  门阀之所以那么强势,根本就在于他们在制定并遵守规则。虽然规则内行事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但也限制了自己。很多事并不是一般人想的那么为所欲为。只要在规则内被打击成功,那么这时候想掀了这盘棋也得问问其他势力答不答应!

  东晋时期的门阀确实曾经“权势滔天”过,其中“琅琊王氏”主要依靠的是开国的功勋,外加一部分裙带关系。虽然王敦起兵叛乱不久后,最终被他的侄子――晋明帝司马绍鞭尸了,但是王导、王允之、王胡之、王羲之、王献之、王彪之、王谧等人仍旧为官,贯穿整个东晋王朝。其中王谧这个人作为王导的孙子,虽然他帮助桓玄谋朝篡位,但是因为王谧曾经资助过贫困潦倒时期的刘裕,所以刘裕仍然让王谧做司徒。同时琅琊王氏又在南朝出了好几个皇后,包括东晋的王神爱、刘宋的王宪嫄和王贞风、萧齐的王宝明、萧梁的王灵宾等,至于裙带关系倒是其次的。比如说虽然王导的侄女、王衍的女儿王惠风是西晋愍怀太子妃,但是在愍怀太子司马遹被惠皇后贾南风废为庶民后,王惠风就和司马遹离婚了,同时王敦妻子襄城公主司马氏虽然是晋元帝司马睿堂姐,但是襄城公主司马氏也很可能在永嘉南渡时被王敦抛弃了,唯独一层比较稳定的裙带关系,就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姨妈夏侯氏嫁入琅琊王氏家族,然而这层关系对琅琊王氏的帮助并不大。我们甚至可以说,琅琊王氏之所以能有如此“权势滔天”的时期,主要是因为他们赶上了西晋永嘉南渡的特殊历史时期,虽然永嘉之乱对于中州流民来说,可谓一场灾难,但是对某些“衣冠南渡”的中州士族来说,可就未必了:〖初,导渡淮,使郭璞筮之,卦成,璞曰:“吉,无不利。淮水绝,王氏灭。” 其后子孙繁衍,竟如璞言。〗――大唐梁国公房玄龄《晋书•列传•第三十五章•王导列传》

  而在后世与琅琊王氏齐名的陈郡谢氏主要就是先依靠康献太后褚蒜子的裙带关系崛起,然后才有了“淝水之战”大捷的荣誉,于是才可以“权势滔天”的。因为陈郡谢氏的女子谢真石嫁给中州名士褚裒,他们的女儿褚蒜子为东晋康献皇后,所以到了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到公元356年),当康献太后褚蒜子临朝称制时,谢真石的弟弟谢尚就被朝廷启用了。虽然谢尚做将军期间,犯了大量足以问斩的错误,比如说在东晋永和四年即公元349年,前秦将军张遇打算投降东晋,却因谢尚处理不当,而导致张遇降而又叛,并且掳掠了大量人口北上,结果谢尚在讨伐张遇的时候,又被张遇打的全军覆没,于是御史中丞顾和等人就上表弹劾谢尚,要求将谢尚下廷尉论罪,按照军法处置,但是因为谢尚是康献皇后褚蒜子的舅舅的原因,所以谢尚在自己的太后外甥女褚蒜子保护下就安然无恙了:

  〖初,苻健将张遇降尚,尚不能绥怀之。遇怒,据许昌叛。尚讨之,为遇所败,收付廷尉。时康献半岛体半岛体育育皇后临朝,即尚之甥也,特令降号为建威将军。〗――大唐梁国公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四十九章•谢尚列传》

  再比如,虽然谢尚在做宣城太守时,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而擅自杀死了县令陈干,于是御史中丞顾和再次弹劾谢尚,但是谢尚仍然在他的太后外甥女褚蒜子的庇护下,安然无恙了,这就是谢尚这类拥有皇亲国戚身份的外戚权势滔天的表现。可以说,谢尚这位门阀公子做将军期间,除了在姚襄、戴施、何融等人帮助下,从冉魏官员蒋干、刘猗手中骗回传国玉玺外,并没有其他值得称赞的功勋的:

  〖初,尚之行也,使建武将军、濮阳太守戴施据枋头。会冉闵之子智与其大将蒋干来附,复遣行人刘猗诣尚请救。施止猗, 求传国玺,猗归,以告干。干谓尚已败,虑不能救己,犹豫不许。施遣参军何融率壮士百入鄴,登三台助戍,谲之曰:“今且可出玺付我。凶寇在外,道路梗涩,亦未敢送玺,当遣单使驰白。天子闻玺已在吾许,知卿等至诚,必遣重军相救,并厚相饷。”干乃出玺付融,融赍玺驰还枋头。尚遣振武将军胡彬率骑三百迎玺致诸京师。时苻健将杨平戍许昌,尚遣兵袭破之,征授给事中,赐轺车、鼓吹,戍石头。〗――大唐梁国公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四十九章•谢尚列传》

  不过我需要说明的是,冠军将军谢玄与他的伯父谢尚就不太一样了,因为谢玄创建北府军,抵抗前秦天王苻坚的多南侵时,他的表姐――康献太后褚蒜子已经基本是放权状态了,当时是桓温、桓冲兄弟的时代,所以谢玄的地位主要是靠着自己的军事能力得来的,他也并没有太多“权势滔天”的表现,然而冠军将军谢玄这样的人在东晋门阀中仍然是比较稀有的。

  东晋太元九年即公元384年以后,因为康献太后褚蒜子与她的舅舅谢安先后去世的原因,所以褚太后的小叔子――晋孝武帝司马曜启用了会稽王司马道子、太原王氏的王国宝等人,同时晋孝武帝司马曜一死,就是王恭、殷仲堪、殷仲文、庾楷、杨佺期、桓玄等各大势力火拼,再加上孙恩卢循之乱给了出身比较低的刘裕迅速崛起的机会,所以这时候的门阀也不见得那么“权势滔天”了。

网站地图